崇仁高科

互联网技术架构主要特征是

互联网 2012-11-15 16:10:23 浏览:5532 分享
还可以输入1000字

全部回答(1)

最佳回答

⒈LTE有哪些特点LTE介绍及技术特点【详解】LTE是英文LongTermEvolution的缩写。 LTE,俗称3.9G,拥有100Mbps的数据下载能力,被视为3G向4G演进的主流技术。
LTE的研究包括一些普遍认为重要的部分,例如减少等待时间、提高用户数据速率、提高系统容量和覆盖范围、降低运营成本等。
3GPP长期演进(LTE)项目是3GPP近两年来推出的最大规模的新技术研发项目。 这项以OFDM/FDMA为核心的技术可以被视为“准4G”技术。 3GPPLTE项目的主要性能目标包括:在20MHz频谱带宽内提供100Mbps下行链路和50Mbps上行链路峰值速率;提高小区边缘用户的性能;增加电池容量;降低系统时延,用户面内单向传输时延小于5ms。 控制平面从睡眠状态到活动状态的转换时间小于50ms,从驻留状态到活动状态的转换时间小于100ms;支持半径100Km的小区覆盖;可为350Km/h高速移动用户提供>100kbps的接入服务;支持配对或不配对频谱,可灵活配置1.25MHz至20MHz多种带宽。
LTE的主要技术特点
3GPP从“系统性能要求”、“网络部署场景”、“网络架构”、“业务支持”等方面对LTE进行了定义能力”等详细描述。 与3G相比,LTE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1)通信速率得到提升,峰值下行速率100Mbps,上行速率50Mbps。
(2)提高频谱效率,下行5(bit/s)/Hz,(是R6版本HSDPA的3--4倍);上行2.5(bit/s)/Hz,是R6版本HSU-PA的2-3倍。
(3)系统总体架构以分组域业务为主要目标,以分组交换为基础。
(4)QoS保证,通过系统设计和严格的QoS机制,保证实时业务(如VoIP)的服务质量。
(5)系统部署灵活,可支持1.25MHz至20MHz之间多种系统带宽,支持“成对”和“不成对”频谱分配。 这保证了未来系统部署的灵活性。
(6)降低无线网络时延:子帧长度为0.5ms和0.675ms,解决了向后兼容问题,降低了网络时延。 延迟可以达到U-plan<5ms。 C计划<100ms。
(7)提高小区边界码率,在保持当前基站位置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小区边界码率。 例如,MBMS(多媒体广播和多播服务)可以在小区边界提供1比特/秒/赫兹的数据速率。
(八)强调向下兼容,支持现有3G系统与非3GPP标准系统协同运行。
与3G相比,LTE具有更多的技术优势,具体体现在:高数据速率、分组传输、降低时延、广域覆盖和向兼容性。
LTE应用发展
目前,移动无线技术主要有3条演进路径:首先是WCDMA和TD-SCDMA,均从HSDPA演进到HSDPA+,然后是WCDMA和TD-SCDMA。 到LTE;其次是CDMA2000沿着EV-DORev.0/Rev.A/Rev.B,最后到UMB(摩托罗拉最近的新计划是CDMA2000也会以某种方式演进到LTE,3GPP2已经基本放弃UMB计划);第三种是802.16mWiMAX路线。 其中,LTE的支持者数量最多,其次是WiMAX。
LTE是由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华为等全球主要电信设备制造商开发的技术。 CDMA阵营中的阿尔卡特朗讯和北电网络也有投资。 近年来,CDMA一直在节节败退。 阿尔卡特朗讯上周减记了与CDMA技术标准相关的37亿美元资产,并将与日本NEC成立一家合资企业开发LTE。
由于美国高通占据了3G时代的技术核心专利,LTE阵营刻意搞OFDM来绕开高通的主要技术。 可以肯定的是,相比3G时代,高通的地位将会被削弱;与此同时,虽然高通对UMB技术兴趣不大。 该公还在巴塞罗那宣布,将于2009年推出多模LTE芯片组。 高通仍将维持该领域的利润。

⒉物联网技术架构的主要特征是

物联网技术架构的主要特点是万物互联、智能互联

1万物互联

万物互联是指通过各种传感器将物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连接起来各类信息都被数字化,并通过网络进行传输和处理。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更全面、更准确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利用。

首先,要实现“万物互联”,必须建立统一、标准的通信协议。 因为不同厂家生产的设备之间可能存在通信协议不兼容等问题。 建立统一标准后,所有设备都可以无缝地交换信息。

其次,在某些应用中,“连接一切”还需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由于大量传感器节点需要长时间依靠电池供电运行,因此需要设计低功耗-动力,解决高效无线通信

安全:随着互联网规模越来越大,“黑客攻击”等安全威胁也随之增加。 在“连接一切”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考虑如何保证数据安全,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

2.智能互联网

智能互联网是指在万物互联的基础上,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各种设备之间自动交互与协作。 这样,我们就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和使用各种资源。

首先,在实现“智能联接”方面,必须建立统一、标准的数据格式。 因为不同厂家生产的设备之间可能存在数据格式不兼容等问题。 建立统一标准后,所有设备都可以无缝地交换信息。

其次,在某些应用中,“智能互联”还需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数据处理:

由于物联网涉及海量数据采集和处理,因此需要设计高效率、低延迟的大数据处理解决方案。

(2)智能决策: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算法也受到关注。 在智能互联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考虑如何利用这些算法来实现更智能的决策。


2